普洱茶为什么要357克?
普洱茶是云南一大特色产品,有饼、砖、沱、团等多种形制。
其中饼茶有“圆如三秋皓月,香于九畹之兰”之美誉。
但是,几乎每饼普洱饼茶都是357克的,有零有整的,这是为什么呢?
普洱茶是中外历史上,用国家法律来规定外形、重量、包装规格的唯一茶品。
古代涉边交易,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,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,目的是便于统计,便于征税,便于交易。
比如古代圆茶(即七子饼)为每圆重7两,七圆为一筒,重49两(16两为一斤,49两合当时的3.06斤);32筒为一引(重98斤),接近100斤。
建国后,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,则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,如“一筒重7片×357克/片约等于2.5公斤;一篮重12筒×2.499公斤/筒=29.988公斤约等于30公斤。
这样一来,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,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。所以普洱茶饼的357克重量就是这样定下来的。
七子饼的来历
七子饼茶的来历有两种说法:
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。简称茶马市,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,另外多出来的那张分离的饼用来上税。
还有另一种说法:
一饼茶为357克,一筒七饼;357克×7饼茶=2499克,约2.5公斤。一件12筒约30公斤。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,刚好可以负重前行,先人早已算好了,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。
现代多变的包装形制
在现代社会,普洱茶的生产运输方式有了很大改变,包装不再拘泥于七子饼茶的形制,出现了多种更加方便、精致的包装形制。
但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,“七”是一个吉祥的数字,象征着多子多福,七子相聚,月圆人圆,圆圆满满。
所以大多数饼茶还保留着七两(357克)的传统。